曹阳:有轨道的漂泊,不如一个院落温柔。
艺 术 野 子
艺 术 野 史
| 2016.12.02 |
有轨道的漂泊,不如一个院落温柔
爱人,不要牵我的手,只因我,不能洗去你的忧愁。
一听这首歌,就想起这南方和南方的天空。
配曹阳的作品,窗外就是温柔。
:
少 年 朝 食
清早阳光,照明半高墙的一角,喜鹊喀喀叫,天井花坛葱茏。
带点酱、甜味,拌海带丝的咸菜,莹白的暖暖香米粥,带着母亲的温度,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。
东坡、剑南皆嗜粥。好多人毕生流离红尘,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——年龄越大,越易被这平实的温柔击倒。之所以温柔难求,是因为世道硬了:“艰难”二字,“难”不怕,总有方法迈过,技术层面的问题罢了;“艰”真可惧,心理层面的困局难过,难过好多人。这“艰”,不是心硬了,是日子越来越长了。觉得难,日子才过得慢。
苍茫高原180×140cm 2014
雪No.03 160×130cm 2006
曹阳的作品我之前并无深入了解。著名主持人杨澜收藏了他的两幅作品,好几年的视频采访节目里,一直出现在镜头里。
“日长无事蝴蝶飞。”这蝴蝶是日子的拆信刀,一刀下去,手抖的同时也在期待一份喜忧。曹阳要办个展(临界的风景:曹阳作品展,12月3日至11日,四川博物院),几个圈内朋友约我去看,各式各样性格的人都在谈论。我想,曹阳一定有什么话要说。
一
漂 泊 后 的 相 见
院子、河湾、雪山草地、老街。曹阳画的是日子,还有日子里的风景。我一看,四川博物院布展现场一地的画,隐隐约约的,透着一股肝肠如火却又孤山断桥的清零味。院子,他画的院子外面透过门看里面的状态;河湾,洑流薄岸,村犬遥吠,宋画散题,无知的游历竟布满忧郁的神经质的乡愁;老街,一层又一层的街道无非就是一层又一层的人情世故,淡、浓,就在那层烟火气的空旷里,我注意到他的画面里没有人,远近黑白浓淡,没人,像倪云林,可画的都是和人最亲密的环境——初闻黄鹂声,犹忆离家日听雁也。
街景No.012 100×80cm 2004
边城No.01 130×100cm 2010
雁声是出发,黄鹂是到达。这是多好的温柔。
轻烟薄雾,孤山断桥尤足留恋。曹阳从未在老房子里生活过,这个籍贯北方,生居南方的男人,回到南方的院子和街道,半个故乡的房门一开,那个走开之前的他迎将出来。这是一种漂泊后的相见。
门影No.036 180×165cm
门影No.027 200×185cm
于是,院子、门,成为时间和家族的隐喻。久别重逢,那种漠然的紧张、从未踏足,半推半就的试探、敏感多愁的少年、意象中的诗意行旅……都在这院门内外交汇、重叠、不断出发与不断抵达。少年曹阳充满着对院内生活的好奇和窥探,内心的青春隐秘根本没来及写进他的笔记里,时间就像火车飞过。对哦,从小他生活在一个铁路系统的家庭里,像火车铁轨边的蔓草那样的一生,恐怕不是他的期愿。
二
流动的临时院落
火车是一列流动的临时院落,它载着时间一路钢铁般的奔跑,生锈、停运,人,上下过往。
十多二十岁的时候,老房子很吸引他,特别是从四川美院毕业以后回到成都工作,就经常看这些老房子。这比火车带劲多了。“那个时候成都大规模拆迁,很可惜,就开始画这些老街老巷老房子。”他做了很多尝试,找切入点,找到“门”在表现上很契合他要表现的内容。
羌寨写生No.05 45×38cm 2015
羌寨No.02 45×38cm 2015
实际上他绘画的初衷是门,老建筑。入画。在但这过程中它本身的分量和意义呈现了出来,多种意义就出现了,它们飘飘洒洒勾出一道宽容的夜色,笼罩着这未知的感受和生命体验:“我觉得画的时候自己也在产生新的感受,四川身边这些能看得到的东西给了我缓慢而浓烈的刺激。”从身边熟悉的东西入手,曹阳不知不觉记载了一个城市、一片土地的诗意变化。他最早住的地方印象深刻,结婚后住在古钟寺,就是少年宫那里,六楼,下面全是老房子,青瓦,漂亮得惊人,现在基本拆完了,“我没在里面生活过,我觉得里面有种神秘感,充满了未知,我想去了解它。”
雪No.01 50×60 2003
一个局外人,画了一个局外的物象,这好奇怪诞而神奇。
三
有 轨 道 的 漂 泊 , 不 如 一 个 院 落 温 柔
曹阳199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办画展,待了很久。但他似乎对北京的“门”没有感觉,堂皇但遥远。成都这房子和他贴得近。“从建筑上讲,成都的房子可能太普通,建筑学家、民俗学家觉得这个在古典意义上的代表性太少了,但我觉得城市中有这种情感,我就生活在这个地方,它掺杂了这种因素。我画的时候,刚开始特别写实,老的那些门,木头、门廊、门墩,柱子。美学形式上很符合我的表达。我虽然生在成都,2岁的时候举家到了广元,12岁上初中又回到成都,我在成都长大,但父母又是北方人,它在形式上就和我的爱好、个性很契合。”
1993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与太太一起
199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期间与太太在中国美术馆门口
“小时候回东北,我觉得在火车上的感觉很特别,突然停下来,那种感觉又不一样。那种车轮滑过铁轨的节奏感,哐当哐当,给我很特殊的感受,未知感神秘而浓重。车外,晚间一片漆黑,突然一下车子亮起来了,快速从车窗前移动,就觉得一个新的世界可能来了。”
一个站,就是一次带光的伤感。
有轨道的漂泊,不如一个院落温柔。
四
六十年代生人,是奇怪的一代。我大多数采访的艺术家,基本上就是六十年代生人。曹阳1982年考上美院,86年毕业,80年代是一个如云烟如洪流的时代,曹阳20到30岁这十年,充满活力。仅这个时代消逝的一面,就足够他享用一生。
1984年在四川美院期间与同学任小林一起在阿坝州马尔康采风
淡,是曹阳作品中最强烈的味道。浓淡的把握,来源于年龄,也来源于成都的天气和生活环境。1996年由成都市文化局主办,周春芽带头成都一帮艺术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做成都油画展,规模很大。“当时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先生来看展,当时我印象很深,他感觉四川这边的艺术家色彩感觉和表现比较弱,觉得很不理解,‘你们还是要多看印象派的画,要注重外光写生’。我知道他的意思,四川的作品大部分没有色彩。但我们生活在四川盆地,大部分时间缺乏阳光,色彩包着一层薄膜,成都一出太阳大家就兴奋,蓝天白云形成的强烈对比,激动人心。”
1996年北京中国美术馆 成都油画展期间与好友秦文琛、常桦一起在作品前合影
但凡对色彩过度敏感的人,都对色彩更为谨慎。一开始曹阳的这些创作很写实,年轻气盛,不太看得起中国的东西,觉得油画比国画强,“其实那时比较肤浅,就迷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,厚重,结实,有嚼头。那个时候我画得特别浓,后面就觉得自己改变了,自己面对重复的东西肯定推不动,思变是必然的路。”
街景No.19 100×80cm 2002
街景No.015 100×80cm 2004
曹阳迷古典音乐,钢琴奏鸣曲,小提琴奏鸣曲,舒伯特,舒曼,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,特本真的触动和表达。他听巴赫,能把他始终调动在想画画的激动状态。那段时间他听德彪西,发现里面传递的东西和东方精神相通,那轻烟薄雾,如管弦,如钢琴曲,难怪,曹阳作品中的阳光也有音乐感。
五
河 湾 的 命 途
他的河湾系列作品令我吃惊:静到出奇,可读到的更多是静谧中的骚动。看似表面无意识的寻找,却在冬天成都的野外河湾觅得答案。“以前就有个印象,成都的冬天别有味道,有一层薄雾,画面层次变化相对统一单纯,突然发现我遇到的那种河湾很漂亮,很入画,效果令人动容。宋画的山水气奇怪地浮出来,与之神秘地勾连。作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水准,创作者的境界站得高,现代人的灵魂和观念难超古人,这个‘难’,就是对日子和生命的理解。”
河边风景No.02 135×90cm
河边风景No.09 135×90cm 2012
曹阳的创作将油画的材料媒介属性降到最低,反而呈现了更东方的油画。
最近成都难有的阳光,和记忆中的少年曹阳一样,懒懒地赖在那些街道身上。我竟和他一样,如此渴望从未有过的年轻。曹阳仍旧迷恋南方,并坚持认定自己的院落情结属于这里。
河湾风景No.025 60×50cm 2016
河湾风景No.03 92×73cm 2006
他对家庭浓重的规守感将情愫收拾成成捆的情结。我深深理解。他的这片土地滋养了这时间之箭,穿过从未起飞的川西院落、蛇回铁轨、河湾草滩,它们比起北方高大堂皇的院落、门廊,小了很多,但建筑本质的东西都在,在心理上覆盖了那些余温。那烟火气壮实地穿过曹阳的胃和手,他恍然大悟,这才是他要的温柔。
临 界 的 风 景
——
曹阳作品展
艺术家:曹阳
学术主持:吴永强
策展人:唐飚
展览时间:2016.12.03——2016.12.11
开幕时间:2016年12月03日(周六)15:00
展览地址:四川博物院(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)
咨询电话:86 28 83118793 181 8086 0001
主办:四川博物院
承办:像素艺术空间
鸣谢:张北摄影 葡粹中国酒庄联盟
点击看艺术野疯狂以往推送爆款
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
录音整理 李佳泽
排版 王心怡
END
长按二维码关注